
“健康中国战略将给行业内外带来无限机遇”。3月23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刘谦应邀在2016博鳌健康论坛上致辞讲话。2016博鳌健康论坛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清华大学、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健康报社、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一成美医疗产业集团承办。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海南省副省长陆俊华,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以及美国FDA前任局长MargartHamburg,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部门总裁TrevorMundel,德中医学会副理事长MartinSchloh博士等五十余位医疗健康行业重量级嘉宾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分享观点、交流经验,更加清晰地勾勒出了健康中国战略讲给医药健康产业带来的革命性契机。

为更多创新理念提供发展沃土
刘谦说,在国家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社会资本、境外资本依法依规以多种形式投资健康服务业,加快落实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在社保定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鼓励下,健康服务业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同时,社会老龄化发展,医养结合等产业深度融合,也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健康服务格局,为更多创新理念提供发展沃土。
刘谦还介绍,国家同时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还有一批新的健康领域的科技重点项目启动实施,这里除了原来新药的创制、传染病防控,事实上在“十三五”期间慢病的防控、精准医学,可能还有可穿戴的医疗设备,干细胞和转化医疗等等,全部都列入国家计划里。这些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而且国家已经把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来给予推动和支持。
刘谦说,今年底,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将在上海举行,会议将在总结健康促进30年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开启全球健康促进的新征程;开启全面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征程;开启“十三五”时期“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
“预防为主”将为创新性企业带来重大机遇
王陇德院士是力主将“预防为主”方针写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人物。他认为,如果“预防为主”的方针失守,健康中国的蓝图就不可能成为现实。王陇德说,特别是慢性病,世界银行预测未来20年里,40岁以上人群中,慢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慢阻肺、糖尿病以及肺癌)人数将增长2-3倍。其中,中风对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假如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中国的脑卒中发病病例数会直线上升。到2030年,中国将有3177万脑卒中病人,防控形势将非常严峻。
“慢性病如此快速地发展,我们主要是什么问题?”将毕生精力用以推动“预防为主”方针的王陇德总结如下:首先是没有把知识教给群众,慢性病要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老百姓不掌握知识。其次,有针对性的措施没有广泛实施,例如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的治疗率非常低。再次,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慢性病防控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但是许许多多部门还没有把它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
“还有慢性病防治网络体系建设,我们知道技术措施主要在医疗机构实施,但是我们的医疗机构都在等着病人发病,只是做疾病的诊疗而不做危险因素控制预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防控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人才队伍建设,我们慢性病防控的人才队伍非常缺乏,我们最近几年搞中风控制,大家知道有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在美国每年要做15到20万例手术,颈动脉狭窄超过70%就会很大地增加中风发生的风险。美国有3千多个医生可以做这个手术,我们2009年开展项目时做了全国统计,我们全国符合美国手术医生标准的只有8个大夫!2009年我们统计只做了247例,当时我们的很多超声大夫根本不会看血管,所以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为此,王陇德认为应该在国家层面制订慢性病防治的顶层设计。包括:慢病防控知识宣传应由政府财政全额保障;明确工作重点、目标,设立示范项目,引导工作开展;建立工作体系,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确定医疗机构公卫职责,制定保障政策;重新研究制定临床医务人员的必备知识、技能标准,不同岗位的疾病防控职责,开展新的业绩评价;制定疾控机构编制标准,落实全额保障政策;制定高血压使用基本药物控制免费政策等。
专家分析认为,“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将给那些在移动医疗、医养结合、健康照护及其相关医药保健产品、医疗器械、养老助老服务等行业有所创新的企业产生重大机遇。
海南样板呼之欲出
海南省副省长陆俊华说,健康医疗孕育着大规模的产业,成为全球未来竞争的新领域。今天医疗健康产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2年,旅游业将占到全球GDP的11%,医疗健康产业要占到12%,成为全球的第一大产业。亚太地区是医疗健康产业最具活力和潜力个一个最大的地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预计到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的总规模会达到8万亿人民币以上,前景是非常喜人的。
陆俊华说,“在“十三五”时期,海南通过优惠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提升覆盖全省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必将成为国内外医疗投资和消费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博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它是我国唯一由国家批准设立的医疗旅游特区,国务院赋予了海南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的政策优势,是目前中国开发力度最大、政策优惠面最广、发展潜力最好、最适合发展医疗产业的区域,这方面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的大力指导和帮助。
陆俊华透露,海南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先行区重点发展健康管理,照护及康复、医学美容抗衰老等项目,形成为旅游提供体检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康护养生等完整的医疗产业链,将先行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医疗高端人才聚集区和健康领域国际交流的平台。截止目前已经有20个项目落地开工,总投资近200亿。”
清华大学将为健康生命科学注入顶级智慧
本次论坛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携该校医学院、药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的负责人及其合作伙盖茨基金会的全球健康部门总裁TrevorMundel等重量级嘉宾参会。杨斌说,最近十年来,通过有效的跨越式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平台打造,以及以清华优势的工科相结合,清华大学的生命医学学科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更把这些进步看作是清华服务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引领大医学、大健康学科发展所打下的一个必要的基础。而‘十三五’期间将在这个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发展健康生命科学有关的学科领域,这是清华学科发展重中之重的战略重点。”
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董晨说,“我们医学院是以基础医学为主导的,现在已经有40个实验室,会发展到70个。基础医学这几年通过人才引进、公共设施的建立以及国际评估体系,已经可以很自豪地说在国内是很好的基础医学系,我们的基础医学可以在相当多的领域进行国际合作和平等交流,这也是我们将来的发展基础和优势。我们还有传统的生物医学工程系,在全国评比也是名列前茅,它是我们作为医学和工学交叉的平台,将来也会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刚才介绍了药学系,还有公共健康,这些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文、图/健康报记者刘平安刘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