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9月6日,江宁区召开百亿级产业集聚区招商推介会,现场发布10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江宁开发区、麒麟科创园、江宁高新区、滨江开发区、汤山旅游度假区等先后进行百亿级产业集聚区推介。
“十四五”期间,江宁区坚持在手在谈一起抓、存量增量同步挖,进一步梳理供应链图谱,提高产业链安全韧性水平,加快构建“5+4+1”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全力强化园区经济职能,以十大百亿级产业集聚区为引领,推动重点园区规模质量双提升,多维度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合力,培育新的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活动现场发布了十大百亿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以江宁开发区、麒麟科创园、江宁高新区、滨江开发区和汤山旅游度假区5个片区为核心,聚焦十大百亿级产业集聚区,以未来网络产业集聚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百家湖硅巷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麒麟科技城创新产业集聚区、中国能谷双碳产业集聚区、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区、生命科技产业集聚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文旅康养产业集聚区等10个产业为发展方向,辐射整个江宁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其中,江宁开发区统筹未来科技城等板块,重点推进未来网络产业集聚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百家湖硅巷现代服务业创新集聚区建设,综合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麒麟科创园重点抓好麒麟科技城创新产业集聚区、中国能谷双碳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创新资源持续汇聚,加快打造全市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
江宁高新区紧扣建成省级高新区目标,突出抓好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区、生命科技产业集聚区建设,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争先进位。滨江开发区重点加快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设,奋力打造全省一流开发区。汤山度假区加速推进文旅康养产业集聚区建设,拉长温泉产业链,积极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江宁区将持续精准发力,在百亿级产业集聚区中打造培育出新的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为江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和引领长三角的智能制造基地,增加新的更加强大的发展能级。
引龙头,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200亿元
江宁区统筹全区招商资源,不断加大力度招引一批关联产业、核心产业的重点龙头项目和引领性项目。招商推介会上,五个园区共签约项目23个,投资总投209.8亿元,其中合作备忘录3个,产业类项目20个。23个项目中内资项目20个、总投162.3亿元,外资项目3个、总投6.79亿美元,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159.5亿元。

倚世节能科技南京生产基地专注于高端排风柜等实验室核心装备生产,为生物医药、科研院所、高校、化工以及新材料等领域提供实验室整体节能解决方案;中科院国科环宇区域总部项目,未来建设包括宇航级智能工厂、电路分析实验室、可靠性验证实验室等;射频集成电路产业化项目二期,目标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射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推动自主产品在通信基站、终端和雷达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还有元宇宙+新消费产业研发及运营中心、中江新材料陶瓷覆铜基板研发生产基地、比瑞生物干细胞产业化项目等项目投资额皆超10亿元。
江宁区将持续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领头羊”作用,促进产业链延伸。同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引导科研院所与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吸引跨国公司及优势企业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地区总部,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强动能,聚力打造产业高地筑高原
近年来,江宁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百强新城区榜单前三,连续三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连续两年蝉联全国工业百强区第十位。江宁产业基础更具“厚实度”,创新氛围更具“浓郁度”,人才资源更具“活力度”,交通区位更具“便捷度”,独特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强大动能。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0.5亿元、居全市各板块第一,以不到全市1/12的能耗,创造了全市1/6的经济体量。
“三十而立”的江宁开发区,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第六,将建设现代化国际性高科技产业新城,力争综合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麒麟科创园是南京市委市政府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的主战场;江宁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南京高新区“一区两园”的策源地,将加快迈入全国生物医药专业园区第一方阵,建成国家级高新区;滨江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实力加快迈入省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向国家级开发区迈进;汤山度假区作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著名温泉小镇,将打响温泉休旅的金字招牌,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只争朝夕,久久为功。江宁区将以5大核心发展片区,引领十大百亿级产业集聚区抢占发展新赛道、打造区域增长极,打造产业创新、数字经济、深化改革、产城融合四大高地,为江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到2025年,十大百亿级产业集聚区产出近3000亿元。其中,第三代半导体、百家湖硅巷、生命科技、新能源等4个产业集聚区产出均达到200亿元以上,中国能谷双碳产业集聚区实现产出超千亿元。
编辑:管鹏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